当前头条:心理发展理论对中职生品德教育的启发(心理发展理论)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心理发展理论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心理发展理论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资料图)
[拼音]:xinli fazhan lilun
[外文]: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西方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有认知结构论;精神分析论;刺激反应论。
瑞士当代心理学家J.皮亚杰的理论。他提出了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因素:
(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他认为:成熟的作用主要在于揭开新的可能性,是某些行为型式出现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虽然成熟在心理发展的各阶段中都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就随之增加。
(2)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他认为这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因素。他把经验分为两类:物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抽象出物体的特性(如体积、重量等);逻辑数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对动作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的理解,如 6岁儿童发现物体的总数与它们在空间上的排列位置、与对它们计数的次序无关。这类经验不是来源于物体,而是来源于动作。
(3)社会经验,指社会上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他认为个体在社会化中是主动的,如果缺乏儿童的主动作用,社会化仍将是无效的。
(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他认为平衡过程是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它不能归结为单独的遗传性,也不存在预先制定的规划,实际上它是一种认知结构建造的过程。婴儿最初只具有一些本能动作的遗传性图式(scheme),图式指动作(包括认知动作)的结构。后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 经过同化 (assimilation) 和顺应(accommodation), 图式就不断改变或复杂化,儿童的心理随之不断发展。皮亚杰说:“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称为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称为顺应。”所以,同化是主体把客体纳入其已有的图式之中,这可以引起图式量上的变化;顺应则是主体已有图式不能同化客体,促使调整原有图式,因而这可以引起图式在质上的变化。平衡 (equilibrium)是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的平衡。个体遇到新事物,总是先试图用已有图式去同化,如获成功,便达到认识上的暂时平衡;反之,个体就作出顺应,调整已有图式,改变认识结构以适应新事物,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这种新的平衡不是静止的,是向另一个更高水平的平衡的起点。这就是皮亚杰所说的认知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
皮亚杰认为,所有儿童的心理都以确定不移的顺序经过各认知阶段发展。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 2岁) 这时婴儿只具有“感知运动性智慧”,开始协调感知觉和动作间的活动,还没出现表象和思维;婴儿开始能区分自己和物体,并进一步了解到动作与效果的关系等。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时表象和语言的信号性功能出现,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来描述外部世界,这大大扩展了儿童的智慧活动能力。但这个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守恒”和“可逆性”,且自我中心比较突出。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这时儿童有了具体运算能力, 出现了 “守恒”和 “可逆性” 。 “运算”(operation) 是皮亚杰的智力成长理论的核心概念。所谓运算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变换信息的一种特殊的智力程序, 而且它是可逆的。 如我们为了求64而给 8平方,还可以完成逆运算,为了得到 8而求64的平方根,这就是一种运算。但这个时期儿童的运算还不能离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这时的青少年已有形式运算能力,其心理水平已接近成人。所谓“形式运算”,是“使形式从内容解放出来”,思维超出了所感知的事实或事物的具体内容,而朝着非直接感知的或未来的事物的方向发展。如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推理,解决问题等。
皮亚杰的研究和理论,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影响很大。有很多人对他的研究在做重复验证工作,有的证实了他的一些结论,也有的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如儿童出现“守恒”和“可逆性”的年龄,就有许多争论意见。有人指出,他的理论主要是从生物学的理论演绎而来的,他对环境(包括社会、教育和语言)的作用估计不足。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S.弗洛伊德创立的理论。这种理论特别强调人的生物性本能,尤其是性本性、 即里比多 (libido);认为所有心理发展都是这种本能发生变化的结果,本能是人格的推动因素,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弗洛伊德声称,心理生活由三个不同的成份──伊特(id) 、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构成;婴儿最初是由无意识地、非理性地作用的本能冲动(伊特)支配的。伊特所遵循的是快乐原则。随着儿童的成长;自我就从伊特中派生出来,自我由帮助儿童应付现实的理性思维、知觉和计划组成,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后来在内化社会道德规范基础上就发展出超我,超我代表理想而非现实,它追求完美而非快乐。心理生活的这三个心理成份之间的冲突,使人产生焦虑(anxiety)。
弗洛伊德认为,由于上述心理结构的演化,个体在达到成熟的过程中就经历了许多特殊的阶段。他的阶段是把身体的不同部位置于中心地位,以生物本能能量投入这些部位的顺序来划分阶段。如出生后的第一年,婴儿被说成处于口唇期,这时生物能量投入口唇活动,婴儿从口唇活动获得最大快乐;此后依次是肛门期( 2~3岁)、生殖器期(4~5岁)、潜伏期(6~12岁)、生殖期(13~19岁)等。
弗洛伊德认为,在儿童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如果他们获得的快感太少,体验到不幸、挫折时,发展就可能被抑制而产生停滞,并导致不良人格(个性)特性的出现。如沮丧、悲观、吝啬、消极抵抗、自恋、傲慢等。
心理发展精神分析论受到弗洛伊德的后继者的不断修正,著名的有E.H.埃里克森的观点。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提倡本能决定论,受到许多心理学家的批判。一般认为他的理论是一组缺乏科学证明的假设。但他的某些观点,如无意识的动机能够影响人的活动和思想,儿童的早期经验可能影响人格的某些方面,则被有的人认为是有启发作用的。
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早期是美国的J.B.沃森(旧译华生),现在是B.F.斯金纳。这种理论关注的是个体的外现行为,而不是他们的思维(象皮亚杰那样),也不是他们的情感和欲望(象弗洛伊德那样)。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的活动可以分析为看得见的刺激,看得见的反应,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儿童的发展,不外乎是行为的习得和改变,是经验的累积。
刺激反应论强调的是环境和训练的力量,认为环境中的任何事件都可以成为激发儿童行为的刺激,并决定他们的行为。沃森曾声称,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可以用以培育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把他们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而斯金纳则按照强化原理,制成了程序学习的教学机器,认为通过及时反馈,每一小步子上的强化,学生就能学会正确的行为。
刺激反应论认为,儿童的行为是经过学习而形成和改进的 ,儿童学习新的行为方式 ,主要通过两种途径:
(1)条件反射形成,由于一定的行为受到了奖励,而其他行为受到了惩罚,儿童就学会了新的行为方式; ②观察,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其他人的行为学会新的行为方式。他们认为,在儿童学习复杂的行为时,把教导、示范和奖惩结合起来是必要的。
在刺激反应论中,没有谈到儿童发展的阶段;而且它也不强调向任何特定的目标前进,因为在这个理论中没有“理想的”成人。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刺激反应论强调对心理进行客观研究,还有一定的道理。但它否定意识、否定个体主动性的观点,则不能阐明不易归于条件反射或观察学习的信念及能力的发展变化,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观念的出现等心理发展的事实。
在西方的心理发展理论中,除了上述三种主要观点外,还有强调行为的遗传基础的习性学观点,以及强调每一个体的独特性、自我、潜能、理想和信念的人本主义观点等。
标签: